1921年7月23日,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,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。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们详细介绍了周恩来在那个时刻的情况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共一大召开时,十大元帅都在做些什么。
在十大元帅中,朱德的年纪最大,革命经验也最为丰富。早在1909年,他便加入了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,参与了诸如重九起义、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护国战争、以及反对段琪瑞的护法战争等多个重要历史事件。1921年7月23日,正值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,朱德身处云南昆明,担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。
当时的朱德,依然是一位充满爱国热情的旧军阀将领。尽管他心怀报国之志,但由于缺乏对真正救国救民的理念的理解,虽然对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有所耳闻,却并不十分了解。就在这一年,朱德开始接触并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,深感这种思想才是解救中国的道路。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荣华富贵,前往上海寻找陈独秀,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展开剩余79%然而,陈独秀却并未识得朱德的真正价值,认为他只是一个旧军阀,并拒绝了他的加入请求。直到1922年10月,朱德远赴德国,与周恩来相见,得到了周恩来的支持后,才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从此,朱德的革命生涯开始了,奠定了他辉煌的一生。
在十大元帅中,彭德怀的入党时间最晚,直到1928年4月。那么,在中共一大召开时,彭德怀又在做什么呢?
彭德怀的童年并不富裕,早早便辍学,才两年学龄便走上社会。他曾经在煤矿工作,修建大堤,也曾为兵役服役。1921年7月23日,正当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时,彭德怀仍在湘军服役,且只是一个平凡的大兵。直到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,彭德怀才有了接触共产主义思想的机会。在北伐战争中,他认识了共产党人段德昌,正是段德昌的影响让他渐渐领悟到共产主义的真理,仿佛受到了启蒙。1928年4月,在段德昌的引荐下,彭德怀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在十大元帅中,林彪的年龄最小。1921年7月23日,中共一大召开时,林彪才只有14岁,刚刚步入武昌共进中学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林彪的革命历程逐渐展开。1923年,林彪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。1925年,他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四期,并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刘伯承在十大元帅中,仅次于朱德的年纪较长,因此他较早便投身革命。他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,并参与过讨袁战争、护法战争等。1921年7月23日,中共一大会议召开时,刘伯承正在四川军队担任职务,身兼第5师第9旅参谋长及四川督军署警卫团团长等重要职务。直到1926年5月,在杨闇公和吴玉章的介绍下,刘伯承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贺龙的经历与刘伯承相似。他曾是中华革命党的成员,也参与过讨袁战争和护法战争。1921年7月23日,正值中共一大召开时,贺龙在湘西担任巡防军第二支队支队长,并且在国民革命军中晋升迅速,最终成为第20军军长,并参加了南昌起义。直到1927年8月底,在周逸群与谭平山的引荐下,贺龙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陈毅的经历与许多元帅不同。1919年,他参与了赴法勤工俭学活动。当中共一大召开时,陈毅正在法国巴黎。因其参与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,并反对北洋政府与法国的勾结,他被当时的政府驱逐回国。回国后,蔡和森曾邀请陈毅加入中国共产党,但当时他还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尖与反动派斗争,因此婉拒了加入。直到1923年10月,陈毅真正意识到革命的本质,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1921年,年仅19岁的罗荣桓在长沙的协均中学读书。虽然他尚未熟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,但他已经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,并参与了众多的爱国运动。直到1927年5月,罗荣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,随后他参与了秋收起义,并跟随毛泽东一起登上井冈山,成为毛主席终身的战友。
徐向前的经历同样充满传奇色彩。1921年夏天,刚从山西国民师范速成班毕业的他,被安排在山西阳曲县的一所小学当教员。因在课堂上宣传爱国主义,徐向前很快被学校辞退。后来,他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,参加了东征、北伐等重要战争。1927年3月,徐向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聂荣臻与陈毅一样,在1919年也赴法勤工俭学。1921年7月23日,中共一大召开时,他和陈毅一同在法国,参加了反对北洋政府卖国行径的运动。1923年,聂荣臻在赵世炎和刘伯坚的介绍下,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叶剑英的革命经历起步较早。他曾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,担任过大元帅府海军陆战队营长。1921年夏,叶剑英正随孙中山巡查广西。作为国民党内的重要人物,他曾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及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。但他看不惯蒋介石的反革命行为,毅然选择与其决裂,并在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这些故事展示了十大元帅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深厚渊源。尽管他们在中共一大会时未能亲自参与,但每一位元帅都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方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(参考资料:《十大元帅轶事》《朱德传》《彭德怀传》)
发布于:天津市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